颍上人才网
颍上职场资讯
颍上面试技巧
正文:求职空窗期成阻碍?专家解析空窗期对求职影响及应对策略
求职空窗期成阻碍?专家解析空窗期对求职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网络整理2025-03-24

应届毕业之后打算考研,然而没有考上。之后由于存在一年的空窗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遭遇碰壁的情况。

辞职之后休息了一段时日。再次寻找工作的时候,由于存在几个月的空窗期,所以遭到了拒绝。

线上投简历,由于存在空窗期,常常会被 HR(企业人事)“已读不回”。还有的会直接告知,尽管非常符合岗位条件,然而因为空窗期超过半年,按照公司规定不能予以考虑。

……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得知,很多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了空窗期的影响。“求职空窗期”指的是,求职者由于各种原因,在从学校毕业或者结束上一份工作之后,存在一段时间没有从事工作的情况。不少求职者表示,这一段没有工作经历的空窗期,已经成为求职道路上不能被忽视的阻碍。

受访专家指出,“求职空窗期”并不具有标识性的意义,这对于企业用工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企业若强行以存在空窗期为理由,“一刀切”地拒绝求职者,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职场歧视。企业在招聘时应遵循公平、客观、平等的原则,把招聘的重点放在劳动者的个人能力上。与此同时,劳动者也应该正视空窗期的存在,在空窗期做好规划,充实自己,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见空窗期就卡简历

超过半年不予考虑

北京的肖爽(化名)于 2017 年大学毕业。从那之后的 5 年多时间里,她一直在同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程序员。2022 年 9 月,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肖爽的名字赫然在被裁名单之中。就在被裁员的前一个星期,她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被裁员的同时又怀孕了,我只得让自己停下脚步。肖爽讲道,在怀孕待产期间,她还在不断补充最新的行业知识。所以生育过后的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做好了重返职场的准备。到了 2023 年年底,她开始投递简历,然而,这段没有工作的时期却成了她的“黑历史”。

在投递简历时,大部分企业的 HR 看到空窗期有一年多的情况后,直接就不进行回复了。仅有极少部分的 HR 会询问中间这段时间在做什么,而我一般会如实进行回答,之后很多也都处于“已读不回”的状态。有 HR 甚至明确地告诉我“简历很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是空窗期超过半年我们就不会予以考虑了”。肖爽表示。

她向记者讲述,在找工作的 4 个多月期间,她所接到的正式面试机会与上一次就业时相比少得可怜。即便有少数进入了面试环节,空窗期也会被面试官多次提及,仿佛这已然成为了她身上的一个“标记”。她疑惑道,难道有了空窗期就会低人一等吗?她之前的工作经历以及空窗期内的学习积累反而无人关注。

求职过程遭遇不顺,空窗期不断拉长。无奈之下,肖爽只得调整求职目标。不久前,她以将近一半的降薪为代价,最终接到了入职通知。

和肖爽一样,被空窗期这个标签拖拽着的求职者并非少数。

一项针对 1000 名受访者的调查数据表明,64.5%的受访者觉得经历职场空窗期之后再去寻找工作存在困难,在谈薪过程中遭遇打压以及在面试时遭到盘问是两个主要的难点。76.3%的受访者期望企业能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对求职者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去年 1 月,在江苏无锡从事工程相关工作的梁三可(化名),由于无法接受被强制调岗降薪这一情况,于是提出了离职。

离职之后,梁三可最先想到的事情是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他之前上班时工作强度非常大,曾经连续工作过 34 小时,连夜进行抢修维修也是经常发生的情况。他已经将近 7 年没有正常休过长假了,正好借此机会调整一下身心状态,并且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然而,她休整了将近一年。之后,当她满怀自信地准备重新回到职场时,却遭遇了打击。梁三可说:“我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世界 500 强外企工作,将近 10 年的时间里,我做到了管理岗位。”良好的工作经历使得一些猎头主动与她联系。但是,当对方进一步了解到她有将近一年的空窗期后,就直接表示“不好推了”“公司一般就不考虑了”。

猎头内推没有成功的希望,自己投递简历也非常困难。梁三在在线招聘平台上投递了几个月的简历,大多数都没有了下文。“就我自己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状况而言,公司无一例外地对于空窗期超过 6 个月的就不予考虑了。即便简历能够通过筛选这一关,在面试环节依然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好像就是在向求职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空窗期就是你的瑕疵。”

梁三可自嘲自己已成为“无情的投简历机器”,他十分不理解企业对空窗期的“一刀切”拒绝。他认为,因为空窗期而被歧视,就无法找到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空窗期又会更长,这难道不是恶性循环吗?

一种隐形职场歧视

侵犯平等就业权利

湖南 26 岁的李女士,上一份工作与临床有关。她频繁加班,工作环境不佳,这消磨了她的工作激情,使她产生了“必须要好好休息一下”的想法。休整将近两年后,在今年年初,她开始重新寻找工作。然而,即便她降低了薪资待遇和岗位要求,依然很少收到 HR 的进一步回复或面试邀请。

空窗期的存在,好像是对我这个人工作能力的完全否定。李女士无奈地说道。

山西太原的毕女士本科毕业之后,一直都在为考研而做准备。然而,最终她考研落榜了。考研失败这一情况发生之后,她便在当地开始寻找工作。但由于她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并且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工作,处于空窗期,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

几乎所有的 HR 都会问我在空窗期做了什么。当我说出实话后,大多就没有后续的事情了。毕女士尝试了好几家公司,经历了辗转,最后仅仅找到了一份月薪为 2300 元的工作。经过权衡,她做出了第三个选择,那就是考雅思,然后申请留学去读研。

如何回复面试邀请_接受面试邀请回复_面试邀请回复英文

我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毕业后考研一两年都没有考上。这些人在转而找工作的时候,大多因为有较长的空窗期,所以在找工作时举步维艰。毕女士称,在申请海外硕士期间,她知晓了在海外 gap year 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并且,拥有这段间歇的经历,会使人对生活产生不同的感受,能让身心做好投入工作的准备。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空窗期”“求职空窗期”等关键词。结果发现,有大量有相似经历的空窗期求职者。一般来说,空窗期超过半年的话,找工作就会遇到各种困难。有的求职者仅仅有两三个月的空窗期,却也会被 HR 认为“空窗太久”,最终遭到拒绝。

有求职者表示,自己有 3 个月处于空窗期。在找工作过程中,被 HR 调侃说:“你这么长一段时间都不工作,肯定不缺钱,也没什么想要挣钱的欲望吧。”最终,HR 以该求职者工作没有动力为理由,将其拒绝了。

记者注意到,这些求职者可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刚毕业时决定参加公考、考研等,然而考试失败后想要求职,却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一种是由于个人方面的原因,像生病、家庭方面的原因等而离职,之后再去就业;还有一种是从上一份工作中辞职或者被辞退,经过一段时间后依然未能找到新的工作,从而出现了空窗期。

对此,不少网友发表了吐槽。他们说因为家人生病而不得已出现空窗期,之后再去寻找工作却接连被拒绝;他们认为至少应该给有这种情况的人一个面试机会;他们还质疑有求职空窗期难道就意味着工作能力不行吗……

浙江杭州的一名企业 HR 向记者表示,其所在公司在进行招聘时,对于空窗期达到半年以上的求职者,通常会直接将其简历淘汰掉。“长时间的空窗期会被认定为工作能力存在问题以及工作节奏脱节。”“因为岗位数量有限而求职者数量众多,我们在招聘过程中力求高效地招到合适的人,有空窗期肯定会被视为一个很大的减分点,在还有其他求职者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有空窗期的求职者就不会被考虑了。”

“据我了解,其他公司大多也一样。”这名HR说。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李海明表示,“求职空窗期”并没有标识性的意义,这对于企业的用工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倘若企业将求职空窗期明确地当作筛选条件,那么就构成了就业歧视,必然不符合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企业在招聘时在意空窗期,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这段时间难以开展背景调查,存在无法排除的风险;二是不管是主动出现空窗期,还是被动处于空窗期,企业都有可能对求职者未来的工作状态产生担忧。

郭政律师是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他看来,不管空窗期是因何种原因导致的,都属于劳动者的自由选择。如果因为空窗期过长就拒绝求职者入职,这显然是一种较为隐蔽且新出现的职场歧视。职场招聘理应做到公平、客观、平等,我国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不能把和工作岗位、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表现没有关联的因素当作招聘条件。求职空窗期的长短,显然与工作岗位、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表现没有关系。

用人单位若以劳动者空窗期过长为理由而拒绝招聘,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倘若劳动者起诉,那么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定为就业歧视,同时还需承担侵权责任。郭政表示。

人为设障碍不可取

招聘应以能力为主

记者采访得知,求职空窗期对求职者构成了一大障碍。这导致许多与岗位条件相符合的求职者,不得不大幅降低薪资,并且降低求职标准,才能够找到工作。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劳动者为了避开空窗期的问题,会特意在简历上进行“美化”。

在空窗期相关的话题之下,有不少网友将“面试官问到空窗期时应该如何回答”的应对经验进行了分享。同时,还有一些网友直接给出建议,比如“把上一段工作的离职时间延长,让空窗期变短”“在空窗期加入一段查不出来的兼职经历”“如果有熟人的话,最好让熟人给你开具一个证明,以证明这段时间工作没有中断”等。

广东深圳的陈晨(化名)存在近一年的空窗期,求职过程中多次遭遇碰壁。在被多个 HR 以直接或委婉的方式告知“空窗期太长”之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即修改了简历上的时间线,将上一段工作的离职时间向后推迟了半年多。修改简历之后,她很快接到了一家心仪公司的面试邀请,顺利通过面试没几天后,对方告知她需要提供社保明细表和工资证明。

这家公司是我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条件最为优越的一家。倘若不是我修改了空窗时间,那么我或许连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都没有。我经过一番思考后,最终还是将实情告知了他们,然而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后续的消息了。陈晨表示,自己对“美化”简历一事深感后悔。

她将这段经历发布到了网上,其本意是要提醒有着相同想法的求职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评论区中,有不少人正在分享“作弊经验”,比如“能够 P 社保流水”,以及“如果空窗期比较长,就去找一家最近已经注销的公司,随意写一个职位,然后说这家公司不缴纳社保”。

郭政称,诚实守信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基本要求。劳动合同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订立劳动合同,需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应贯穿劳动关系存续的整个过程,因此,求职者若有简历造假行为,就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律师向记者表示,这种行为属于简历造假,存在问题和隐患。求职者应聘到一家公司,需要经历简历筛查这一程序,接着是面试,然后在录用时要进行背调,入职之后还需将劳动关系转入等几道程序。而隐瞒空窗期,对简历进行“美化”的做法,很容易被公司的人力部门察觉。

他解释道,在简历筛查环节,“阅人无数”的 HR 会依据简历中所描述的工作时间、部门变动以及职位变迁等方面来对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接着到了面试阶段,当面对面试官的考察时,那些编出来的故事内容很容易就会被识破。即便在面试时侥幸蒙混过去了,然而在接下来的背景调查中,尤其是针对一些职级较高的职位,当向员工的前雇主去了解相关信息时,也能够发现作假的情况。

普通职位的员工或许没有背景调查,然而入职后劳动关系的转入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上一家公司劳动关系解除手续上的工作起止时间与简历必然是不一致的。所以,面对诸多关卡,造假根本就行不通。杨保全表示,通过简历造假入职后被发觉,公司对员工的处理权利有着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如果发现应聘简历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相符,那么就可以主张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受访专家都认为,企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拒绝有空窗期的求职者,这是在对劳动者人为地设置障碍,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应当将能力和岗位适配度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

李海明向记者表明,对于企业设定所谓的“求职空窗期”,需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从合规用工的角度出发,其一,要保证能够顺利进行合法合理的背景调查,以便切实了解空窗的缘由;其二,企业应当通过试用期等方面来规范用工,防止设定毫无道理的空窗期。

郭政认为,求职空窗期不该成为求职者的障碍。用人单位要做的是完善企业招聘流程与招聘要求,把招聘重点置于劳动者个人能力上,尊重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并且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防止不诚信的劳动者。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求职者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空窗期,不能让空窗期真的变成“空窗”,要充实自己。在面试中面对空窗期问题时,要用诚实的回答,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学习力、沟通力、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长线规划的能力,让空窗期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杨保全表示。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257103.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求职空窗期成阻碍?专家解析空窗期对求职影响及应对策略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

 
 ©2003-2018 颍上人才网  
客服电话: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