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美熙御印象A区招聘、瓮安找工作及顺丰招聘信息汇(4-10)
- [id_[id_6480677[id_[id_18124804[id_207062673]]451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的表彰 2016 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通报里,有 6 个广播节目获得了表彰。这些节目在形式上让人眼前一亮,在主题上独具特色,在内容上丰富多样,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它们是高质量创新型节目的杰出代表。
《生死关头》
新闻广播剧不炫技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之际,各大媒体都在激烈竞争,纷纷使尽浑身解数去挖掘长征题材。在这之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10 集系列新闻广播剧《生死关头》采用了“广播剧+口述新闻”的形式。它通过 10 个小转折构建出 10 个大转折,并且以声音的方式生动且细腻地展现了长征那史诗般的色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的副主任高岩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来,故事化表达已然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广播一直以来被称作“头脑的剧场”,讲故事是它的优势所在。在广播所具备的各种讲故事的手法里面,广播剧是最为生动、最为专业且最有感染力的一种。广播剧被引入新闻报道,形成了“新闻广播剧”。广播人最擅长的手段被调动起来了,广播新闻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得以丰富,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实现。
《生死关头》引入了广播剧,它属于“非虚构作品”,而非“戏说”。高岩向记者介绍,创作者需把史实部分研究得清楚且扎实。从策划阶段,《生死关头》就引入了军事顾问,每一集都进行实地采访,回访当事人或其后人,寻找历史文物,查阅历史文献,还在不同记载中反复论证和判断。
高岩觉得,创新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事情,“新闻广播剧”有着它自身特有的创作界限。“新闻广播剧”大量运用了音效和音乐,然而凡事都不能走向极端,“新闻广播剧”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在一般的广播新闻中音效和音乐就可以随意广泛使用,更不能只是“炫耀技巧”,只为了音响而使用音响。在消息类报道中对形容词有严格限制,在调查类报道中对主观描述能加以克制,这些一直都是专业的通则。然而,“新闻广播剧”这类作品获得成功,反映出广播人依据市场判断而对声音进行了一种回归和提升。
高岩表示,寻求创新存在诸多方向。向“声音”谋求发展的理念值得予以重视。在朝着新型广播发展的进程里,广播人不但需要具备专注音频的定力,而且更需要对音频进行深度开发。关键在于为作品找到最为适宜的形式。
《先生》
“逼出来”的冷门创意
具体到我做《先生》的缘由,一是近些年来众多领域的大师接连离世。每当有这类消息出现时,媒体就会纷纷进行报道。然而,在大师们生前,却很少有媒体去触及他们。以至于他们身后的热炒,大多也只是回忆文章和资料。每次经历这样的报道,我都会感到特别遗憾,作为广播人,我们为何没能在他们生前留下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精神呢?高岩表示,央广属于国家电台。作为主流媒体,它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要主动去设置议题,引领受众,传播主流价值观。
在市场强势冲击的时代,“先生”还需要耐得住孤独,抵挡住各种诱惑,为后辈晚辈举起读书和做人的一盏明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的 11 位“先生”,是从众多顶级学术权威里挑选出来的。他们每一位都拥有开拓性的学术成果,每一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位都完全无愧于“先生”这一称呼。他们当中有翻译界泰斗许渊冲;有预警机之父王小谟;有我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吴孟超;有唯一健在的九叶派诗人郑敏;有比较文学创始人(汤一介先生夫人)乐黛云;有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张存浩;有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孙家栋;有京剧大师谭元寿等。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还以独特的风范与风骨,呵护着教育的灵魂,传承着民族的精神。
高岩指出,近些年来,如同众多主流媒体那般,央广在加快新闻的速度以及扩充信息量等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然而,提升主动去设置议题的能力,也就意味着不能仅仅紧随新闻事件而行,不能消极地等待上级下达任务,而是要一方面拓宽选题的范畴,另一方面增强传播的能力。在互联网的这个时代,这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确实是一项不小的考验。但是,能否提升议题设置能力,这关乎主流媒体的定位,也关乎我们的生存,它是一道必须要回答的题目。她说:“《先生》是在‘主动设置议题’所带来的压力和动力的促使下诞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因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作品。”
《超级体验团》
制播分离新实验
北京广播电视台的体育广播节目《超级体验团》在节目模式方面,和其他节目存在差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运动体验团队的创始人宋扬向记者阐述,节目团队将体育广播的时间段承包下来,实行自负盈亏的模式。他说:“其他节目是制作节目并获取制作费,而我们是制作节目自己赚钱后给台里交钱,剩余的部分与台里进行分成。”
制播分离的机制使得宋扬和他的制作团队拥有了节目制作费用的自主权。《超级体验团》以外景制作方式来制作广播节目,这在广播节目领域是一次极为新鲜的尝试。去年节目制作费用达到了 80 多万元,这对于广播节目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正是因为这样做节目,该节目受到了广告客户的欢迎,节目团队不但没有赔钱,还赚到了钱。
《超级体验团》为何受欢迎?它是一档怎样的节目呢?宋扬介绍说,这是一档真人秀体验式的节目,其主要内容为马拉松、越野赛、铁人三项。节目通过让一部分人去体验这些赛事并进行分享,从而带动更多人对体育赛事感兴趣并参与大众体育健身。既然它是创新创优节目,那就说明它具有其他节目无法做到的特点,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宋扬提出要求,节目团队的主持人需要能够参加马拉松,也需要能够参加越野赛,还需要能够参加铁人三项。不能像其他体育记者那样,仅仅只能到现场观看,然后在终点处等待进行采访,最后由主持人独自听嘉宾讲述。《超级体验团》通过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分享,能让听众有如同亲身经历般的感觉。这个节目并非一对一的访谈,而是主持人与记者都参与其中,和 5 到 10 名体验者一同分享比赛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宋扬参加了香港 100 公里越野赛,并获得了铜奖,其成绩甚至比节目嘉宾的还要好。
声音极具魅力,广播的声音能让人萌生无尽的遐想。宋扬至今还记得自己初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情景,当距离终点仅一公里时,他极为激动,甚至忘却了正在做节目,然而手中握着录音笔,便道出了内心的感受,“我打算把第一个马拉松的奖牌送给我即将满一岁的孩子。”节目播出后,很多人听后深受感动,并且表示也想参加一次马拉松。每个参加《超级体验团》的体验者,都会从他们自己的口中说出不同的话,这些话非常真实,这是普通访谈节目做不到的。
中国田协予以透露,在 2017 年将会举行超出 400 场的全国马拉松以及路跑赛事。《超级体验团》一直致力于大众体育的推广工作,因而受到了中国田协和赛事公司的关注与支持。该节目为参与的体验者提供了直通比赛的名额,并且是免费的,同时体验者也无需向节目缴纳费用,正因如此,听众们的报名十分踊跃。宋扬觉得,《超级体验团》的体验者能够代表众多的体育爱好者。并且,相较于请明星或者官员而言,对于听众来说更具吸引力。
2016年度广播创新创优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先生》《生死关头》《管党治党十六讲》
北京广播电视台
《超级体验团》
上海广播电视台
《党旗下的回响》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听见:“扶贫正攻坚”》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281707.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2016年度 6个广播创新创优节目优秀代表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