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选拔基础学科拔尖创新(1-23)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加强基础学科
3月11日下午,山东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2018年度“大国工匠”陈星星回到学校,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第一课”。学院院长曲同军为陈星星颁发“特聘教授”聘书。
报告会上,陈星星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和成功之路。报告高度符合当前技工学生的求学心态,有效解答了学生们的困惑和困惑。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有机会的话,再掌握一门技术,总有一天会有用的。
3月1日,在央视“年度大国工匠”颁奖典礼的工匠环节,陈星星亮出了自己的12张技能证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至2009年,陈星星来到学院学习现代模具制造与维修技术。正是这段技学院的学习经历,让他“找到了值得一生努力的方向”。在大学读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星星意识到手头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他决心要学更多。学一门手艺,成为综合型高技能人才,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从此,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考试专家”。利用学院的专业条件,努力考取了中级焊工、中级钳工、中级制图员、高级制图员、高级数??控铣削工程师、数控车床技师、加工中心技师和模具设计师证书(二级) 。 8张证书。 “认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拿到证书,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掌握另一项技术,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是一专多能的特点,使得陈星星在解决工作中的生产问题时比别人有更多的想法和方法。为此,他劝告在场的师弟师妹们:“有机会的话,多掌握一门技能,有一天会有用的。”
比赛的路上,我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我相信我能做到
2006年,陈星星刚入学时,卜向斌在比赛中获胜,留校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这件事深深触动了陈星星。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通过比赛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备战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陈星星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学院机房练习数控仿真。只要不上课,他就会坐在机房最后一个角落练习模拟和手工编程。每天从早上机房开门到晚上关门都是如此。慢慢地,他不仅把历届CNC比赛的试题全部做完了,而且从第一天做一题,变成了一个早上熟练做四套题。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让陈星星的编程速度和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提高自己编写宏程序的能力,他还在同一次模拟操作中同时练习了几套题。每组题做完后,他只写了一个处理程序。他说,他的手工编程能力就是因为那一次而在业界闻名全国的。 2010年全国数控技能决赛中,由于我是唯一全程手工编程的选手,而且编程速度比其他人快很多,因此收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技术研究所的面试邀请。
谈及技能大赛对自己和技术学生的意义,陈星星表示,全国各类技能大赛现已发展成为员工学习技能、实践技能、促进创新的重要平台,成为选拔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技能型领军人才。我了解到,学院仍然高度重视竞赛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完善了师生参与的组织管理和奖励办法,大力举办技能节。他希望师弟师妹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比赛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通过技能大赛改变自己的命运。
将障碍转化为动力,坚持不懈,取得成功。
当今泱泱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曾因青春和朝气而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山东选拔赛中,陈星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老师列为种子选手。他也是最有机会成为山东省第一并进入全国比赛的选手。然而比赛过程中的一次失误导致他心态不稳定,在随后的表现中屡屡失误。最终他的总分比第一名低了0.6分。遗憾的是,他在省赛中排名第二,无缘全国赛。不服输的态度让他没有放弃。相反,他在专业老师连俊峰的帮助下,克服一切困难,更加认真地准备接下来的比赛。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荣获山东职工组加工中心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四名。
除了输掉比赛,陈星星还经历了转专业、换工作、在深圳打拼等一系列坎坷。说起这些经历,陈星星更多的是感激之情。他说,正是之前的挫折和失败让他“成熟、稳重,不再像以前那么年轻、轻狂,他知道自己值多少钱,自己应得的”。保持低调,虚心向别人学习。”
感谢母校,鼓励的话语点燃青春的进取精神
陈星星始终铭记着自己的母校,铭记着那些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同学。谈起自己的专业老师——国家技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连俊峰以及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其他老师,陈星星说,在学习的时候,他很幸运能够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他不仅一步步传授你知识和技能,陪伴你备战比赛,而且还经常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你帮助和指导。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校训“德才兼备”的含义,这也为我今后踏踏实实、扎根岗位、争创一流奠定了基础。他希望同学们向老师们努力学习,珍惜时光,不辜负美好的青春。
演讲中,陈星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对知识技能的渴望、对内心的追求,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技师学员。最后他勉励在场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发挥我们的潜力,证明我们的价值。” “没有竞争和努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是无味的人生,没有奋斗的人生不会精彩,没有奋斗的人生会浪费青春。”鼓励的话语点燃了青年的进取精神,引起了现场强烈的情感共鸣。
齐鲁晚报 齐鲁一点记者 王晓涵 通讯员 王大伟 张丽萍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160349.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山东技师学院杰出毕业生陈行行回校分享成长经历,激励学子掌握技术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