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人才网
颍上职场资讯
颍上面试技巧
正文: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千分考:基础教育完整性对未来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千分考:基础教育完整性对未来至关重要
来源:网络整理2024-12-04

以往的学业水平测试并没有选拔功能,学生也不一定会认真对待。但一旦作为大学选拔考试,就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从科目设计和覆盖范围来看,学业水平考试和“千分考试”都是为了向中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理念:无论将来做什么,基本功的完整性。教育对你的未来非常重要。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 丁光红

明天下午2点至5点,复旦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笔试“复旦水平考试”(俗称“千分制考试”)将在全市约10个考点迎来4500余名考生。今年是上海开展“千分考”的第八年,也是实施“千分考”的最后一年。明年起,复旦自主招生将引入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这几天,记者面对面采访了“千分考试”的设计者、往届考生以及复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试图以复旦的“千分考试”为样本。探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轨迹。 。

“千点测试”是信号弹

2006年4月,市北中学大四学生冯媛媛通过复旦“千分考试”,与近300名上海考生一起获得了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的入场券。今年,复旦、上海交通大学荣获教育部“尚方宝剑”,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自主选拔招生改革实验。曾被称为中国高层次招生制度的“破冰之旅”。

冯媛媛成绩优异,高考顺利进入复旦。但她表示,这次考试有不同的意义。高二分文科和理科后,冯媛媛和同学们把重点放在了理科上。但“千分测试”让她认识到自己的文学素质确实不高。 “这个测试非常全面,可以识别你的优势和劣势,让你知道哪里需要改进。”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看来,“千分考”对于中学的意义不仅仅是选拔。 2009年之前,郑方贤担任复旦大学招生主任。他是复旦大学“千分测验”的设计者之一。 “那个时候应试教育太强了,高考考什么,学什么,其他科目都是虚构的,连课表都没有,没有课。”甚至在后来的面试中,当被问到“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和被问到“最难过的事是什么?”时,很多考生都回答“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得好,最难过的事情就是考得不好”。 “千分考试”的考试内容涵盖了高中文化课程的综合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共有的200题值1000分,因为覆盖面广,也让很多沉浸在应试教育中的考生大呼:“考得好的都是外星人!” “辅修科目的数量。

郑方贤强调,“千分考试”的初衷是成为信号弹,传递大学价值观。 “大学招生看的是综合素质,中学则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紧随招考改革,培训创新。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学生按大类录取,大一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特长选择专业。冯媛媛大二时选择了医学。毕业后,她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家咨询公司从事医疗咨询工作。她说,这就是她从“千分考”中得到的收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独立做出选择”。

学术能力测试即将接管

除复旦外,同济大学明年也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之一。与此同时,各学校原本以笔试为主的自主招生和培训机构也开始转移。 “明年我们的业务将集中在学术能力测试筛选后的大学选择上。”海丰教育负责人郑文成说。

培训机构的态度反映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担忧。一位高一年级学生家长指出,学业水平测试本来只是一次及格测试,更多的是毕业功能。名校的选择更多的是择优录取。区别是如何体现的?对此,丁光红表示,对于大学自主招生,学业水平测试将起到初步筛选的作用。复旦还通过语文、数学附加题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申请材料确定进一步选拔的考生。候选人。具体评选办法预计今年10月公布。

【回顾复旦自己的路】

■打破高分束缚

20%满分考生未被录取

2013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工作总结》中提到,复旦自主选拔招生改革试点七年来共招收学生4099人,占同期全校本科生总数的18.85% 。摘要还写道:“自主选拔让考生有更多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打破‘只看高考成绩’的束缚。”

校方表示,复旦每年都会招收大量高考高分考生。总体来说,他们是优秀的,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比如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社会实践少,实践能力差。因此,复旦自主招生需要通过入学申请和专家面试来锁定复旦想要的人。 “每年约有20%的‘千分考’满分考生在面试中被淘汰。”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红说。

■实验学生的优缺点

毕业更有竞争力

复旦大学对近六年培养的改革实验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发现,浙江、江苏、上海的改革实验生平均高考成绩分别比统一招生高考平均成绩低20分、15分、10分左右,但学习成绩却表现出色。例如,将2006年至2011年上海改革实验生2672名与统一招生的3369名学生进行比较,改革实验生优于学院高考统一录取学生的最高绩点、平均绩点和最低绩点。更多改革实验学生获得奖学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出国留学。改革实验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比例也比统一招生高出10%左右,毕业竞争力更强。

【与学校管理人员对话】

“及格测试”如何变成“选拔测试”

对话者 丁光红: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复旦招生办主任 郑方贤:复旦附中校长、原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千分试”设计者之一 晨报记者 林莹莹

晨报:您在设计“千分测试”时有没有后悔过?

郑方贤:把“复旦水平考试”分成10门课程并不是最理想的模式。基础教育的现状是知识体系单一划分。大学只能尊重这一现状,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意这一现状。然而,交叉融合已成为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提醒当时出题的教授,这些科目只是粗略划分,出题时可以完全整合。我们不能说这个数学问题有历史背景,不应该问。

晨报:“千分考”满分的学生不予录取。你收到过家长的“投诉”吗?

丁光宏:确实有一些家长提出了疑问。但在“千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能意味着你已经学会了你需要学习的一切。我们已经提前向大家明确了规则。无论你的笔试成绩有多好,如果你的面试成绩没有进入前50%,你就不会被录取。

晨报:“千分考试”的分数是多少,通过面试的概率最高?

丁光宏:基本上75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可以进入75%;分数低于650分的低段学生有25%可以进入。

晨报:有学生认为,过去的学业水平测试是“及格”。怎么突然变成名校选拔考试了?

丁光红:以前学业水平考试没有选拔功能,学生不一定重视。但一旦作为大学选拔考试,就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从科目设计和覆盖范围来看,学业水平考试和“千分考试”都是为了向中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理念:无论将来做什么,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对你的未来非常重要。

郑方贤:所以,一旦作为抽选考试,学术能力考试的题目、命题、考试组织、评分和流程都必须更加严格。

晨报:有家长担心,如果只靠学业水平测试,会有大量学生前来面试,高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学生。

丁光宏:学业水平测试起到了初步筛选的作用。复旦大学还通过语文和数学的附加测试,结合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估,确定进一步选拔的候选人。

晨报:2016年,复旦大学要求申请自主招生的学生在10个学科中至少有8个学科成绩为A。有家长担心,如果高一某科没拿到A,是否就意味着提前被自主招生拒绝?

郑方贤: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解决:高中三年,学业水平测试中每科至少有两次考试。学生可以提交其中一项的最佳成绩。否则,学生必须从高一开始计算分数。

晨报:复旦曾提出本科招生100%自主招生。现在这个目标有时间表吗?

丁光宏:当时自主招生的提出,是和长期以高考成绩单一标准选拔高校相对应的。如今,高考招生制度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要探索招生与考试的相对分离。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多次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问题。这种综合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也是自主招生的初衷。一旦目标实现,大学自然会实现100%自主招生。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28194.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千分考:基础教育完整性对未来至关重要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

 
 ©2003-2018 颍上人才网  
客服电话: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