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职场新人鹿鹿的离职故事:从工作不满到临时面(3-28)
- 鹿鹿是个刚毕业的90后。 我来公司已经半年多了。她坐在我的对面。前段时间在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起在
谈到跳槽,我属于“年轻就跳槽”的那种人。我的工作时间不算长,却已经在 4 个具有不同行业和性质的公司工作过。这些公司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还有全国连锁的民营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我虽然没有那种“一跳就有巨大变化”的牛人经历,但却有着一些不同行业打工人的心得。今天,我将把五个跳槽锦囊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的跳槽有所帮助。
跳槽才来写简历?太晚了!
想跳槽就需要先对简历进行更新,这似乎是一句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然而,究竟在什么时间去更新简历才比较合适呢?
很多小伙伴在计划跳槽前的 3 至 6 个月开始筹备更新简历。然而,若此时市场上招聘的公司和岗位情况不佳,比如在二、三线城市,那么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经历以及薪资要求相匹配的工作就会比较困难。
培训人的圈子本身就不大,在二、三线城市则更小。要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计划。因此,我建议,可以在大项目结束的时候、年终总结的时候以及招聘旺季的时候这三个时间点,定期去更新简历,这样就能“放长线钓大鱼”。
推荐时间点1:大项目结束时
我认为在每个重大项目结束时,及时更新自己的简历是很有必要的,除非是因为特定原因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
事实上,写简历这一行为是一次对自身竞争优势进行梳理的过程。一个大项目结束后,就意味着自身竞争优势得到了提升。并且,面试准备也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更新简历,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在强制自己总结经验。
TIP1:
此处的“大”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将其与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比较,若“它”能够为你的履历增添光彩,那么就值得对“它”进行总结。
推荐时间点2:年终总结时
这个时间与大项目结束后更新简历的理由相近,它也是一种能强制自己去总结经验的方式。
有些小伙伴或许会存在疑问,要是没有机会参与大项目,是不是就无需更新简历呢?
以我自身经历为例,在培训专员岗位上,当时正处于摸索和学习的阶段,入职时间较短,所以在项目中很难发挥骨干的作用。然而,这并不表明我的职场竞争力没有提升。那一年内,我的微课制作技能得到了锻炼,从新手逐渐进阶成为了讲师,并且还受到邀请到采购部进行分享。这不是某个项目所带来的成果,而是经过一年时间逐步积累提升的。很难确切地指出在哪个具体时间点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质的提升。然而,年终总结以及简历准备这两件事,让我察觉到了在该方面竞争力的提升。
TIP2:
有些领导可能仅要求部门和团队进行总结,而未细化到让个人做详细的总结。尤其是较为基层的岗位,像助理、专员这类。当你处在该阶段时,千万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推荐时间点3:招聘旺季时
以前我一直认为,猎头只有遇到总经理级别及以上的人才,或者遇到知名度非常高的牛人时才会行动。然而最近两年,我竟然也接到了猎头的电话!猎头表示,一方面,专门培训的人才数量比较少,企业在招募到合适的培训人才时更倾向于借助猎头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我经常更新简历并且浏览相关岗位,所以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定位到我。
招聘旺季时工作岗位较多,然而高质量的岗位寥寥无几。实际上,企业对于重点岗位的招聘时长较为宽松,非旺季时应聘成功率也较高。所以相较于前两个时间点,我觉得这个时间点稍逊一筹。但这并不表示这个时间可以被忽视,因为让猎头发现你,也是获得好工作的一个机会,而招聘旺季正是他们频繁出动的时期。
TIP3:
更新简历前,不要忘记了把自己就职的公司屏蔽掉。
跳槽前,你要做哪些准备?
大家对 IDP(个人发展计划)都较为熟悉。倘若你对自身的现状感到不满,亦或是期望能够向上发展,那么 IDP 便是极为不错的方法。
如何利用 IDP 来做好跳槽的准备呢?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是搜集目标岗位的应聘要求;第二步是梳理自身所具备的能够与之匹配的能力项;第三步是制定 IDP 计划。
Step 1:搜集目标岗位的应聘要求
猎头发现我经常浏览招聘信息,并非因为我一直想跳槽,而是我希望了解自己下一个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我不仅会搜集本企业的相关岗位,还会搜集其他行业、企业的相关岗位。
培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工作。行业虽有不同,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这便是我不知不觉跨越 4 个不同行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从纵向来看,培训岗位的晋升机会不多。作为培训人,若想快速提升,不妨横向看看各行各业的要求。
整理岗位要求时,总体而言,本企业的要求比同行同岗位要求高,也比其他企业要求高。因为我更注重晋升机会,所以目标岗位的要求比同类高薪岗位的要求高。
Step 2:梳理自身匹配的能力项
梳理市场上各个目标岗位的要求并排序之后,我自制了表格来分析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以便分享给大家作参考。其一,自身的匹配度越高且紧急程度越大,就表明已具备的职场竞争力越强;其二,对于紧急程度大的需求,我们应当优先尝试去实践提升。以下用一个表格来展示。
对于紧急程度的排序,我认为岗位占比的要求大于薪金,也大于行业相关性。如果越多的目标岗位有此类要求,就说明这属于目标岗位的通用能力,也就越需要提升。而越靠近自身目标薪酬的要求,越需要提前优先安排。例如,虽然 25k 以上的岗位也有很多要求,但是由于差距太远,跳跃的可能性小,所以这项能力在现阶段的重要性就会减弱。行业相关性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张表格并非是万能的,我们得依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倘若想要重新选择高薪的赛道并且一切都重新开始,那么“行业相关性得分”的评分就应当是越靠近目标的分数越好,而薪酬的重要性则处于其次。
Step3:制定IDP计划
对于已经分析出来的紧急程度高的弱项能力,我们能够结合自身的可行性来制定 IDP 计划,并且可以参考以下表格。
结合本岗位实际情况,要尽量与上级沟通达成一致。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避免出现越权行为
我们的目的是提升职场竞争力,以实现晋升或者加薪。然而,倘若自己想要发展的能力值超出了本职权的范围,就必须小心谨慎,不能给自己留下可乘之机,要及时与上级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若公司有继任者计划等情况则最好。倘若上级不同意,那就只能寻找其他办法或者发展其他能力项目。
第二,不是每个公司都有IDP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发展能力都能从上级那里获得期望的反馈。所以需要通过实战(面试)来获取反馈。当然,如果跳槽的时机还不成熟,就不要轻易尝试自己非常心仪的公司。同行朋友的反馈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培训行业跨度大,转行之前要慎重考虑什么?
很多培训小伙伴会跨越多个行业从事培训工作。关于职业生涯发展,在行业选择方面有诸多理论,像 SWOT 分析、乔韩窗口理论等都是很实用的工具。如今,我们不探讨行业上的选择,仅仅想谈谈企业氛围的选择。
去年,在热播的综艺当中,沈奕斐老师说出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永远不要小看人们对于没有爱的婚姻所能够容忍的程度。在工作的时候,我也格外坚信一件事情:永远不要小看人们对于不喜欢的工作所能够容忍的程度。
如果说职业生涯发展是帮助我们去选择喜欢的行业,那么在跳槽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的便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氛围。这种工作氛围包含公司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激励制度以及团队气氛等等。通常来讲,从严格的氛围转变到宽松的氛围比较容易,而从宽松的氛围转变到严格的氛围则比较困难。从管理方面来讲,公务员和国企相较于民企与外企更为严格。激励幅度大的公司,其竞争会很激烈,这也就意味着这类公司的压力较大,所以需要依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来做出选择。
另外,前线的工作氛围与后线的工作氛围会有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前线的氛围更为活跃。有些活泼好动的小伙伴,他们从前线转到后线之后,由于不适应后线的氛围,就会变得郁闷。
隐性因素埋坑多,全面考量是王道
在考虑是否接受一份 offer 时,除了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和个人兴趣之外,还有一些隐性因素是不能被忽视的。我将这些隐性因素分为隐性成本(负向)和隐形薪酬(正向)。它们不一定都能够直接换算成具体的数值或金钱来进行比较,但却是非常需要加以考量的因素。
这些成本有时是隐性的,有时属于隐形薪酬,需要对具体岗位进行测评。
维度
检查清单
隐性成本
隐形薪酬
家庭
计划
· 和伴侣是否在同一工作地?
· 是否有利于孩子入户、入学、就读?
· 是否符合3~5年内的婚育计划?
· 通勤时间是否大于1小时?是否需要住宿?
福利
津贴
· 各类津贴发放方式,具体的金额?
出差的频率是多少?出差的时长是多久?是否有差旅津贴?是否可以报销?(要知道,很多销售是没有车补或者油补的,不能太理所当然地认为都有。)
· 年终奖及季度津贴?调薪机制和幅度?
· 股权获得的可能性?
· 假期天数?请假的难易程度(特别是多日连放)?
· 是否有免费班车?停车位?周围停车场的收费?
· 是否有员工优惠的贷款计划?助学计划?
个人
发展
· 晋升的路径是否明确?是否有纵/横向发展的机会?
· 是否有轮岗制度?时长?轮岗的工作地?轮岗制度是否可选?
其他能够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的附加价值,像是人脉呀、项目啦、技能呢、培训以及职业认证等。
如何使用法则,做最后的跳槽决定?
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考虑,然而还是会担忧跳槽的决定是否草率且缺乏远见。我们的大部分跳槽都像是一次“冒险”,没有可以按返回键的机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冒险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每个决定都必须再三慎重。
《哈佛商业评论》的总编提出了“10/10/10 法则”。当我们要做出跳槽决策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以下 3 个经典问题:
以我的跳槽经历为例——
曾经,我对当前较低的待遇感到不满足,于是非常草率地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选择了一份薪水高很多的工作,然而,这份工作的竞争比原先多很多,加班时间也比原先多很多。一段时间过后,我对当时的这个决定深感后悔,因为它使得我的隐形成本变得很高:
一周休息不到 1 天,节假日也得加班。随时处于 on call 状态。晚上加班会到 10 点半之后。一周可能有 3 天要 6 点早起,然后赶去距离家三四十公里的营业点进行宣讲。每月还有压力山大的业绩督导。更糟糕的是,当时我的小孩才 1 岁半。
我在招聘市场转了几圈后,悲哀地发现无法找到与目前工作工资完全匹配,且压力、加班情况能与我现状匹配的工作。因此,我换了一份压力相对合适,薪酬有所减少,但个人发展尚可的工作。
我一方面苦于当下的状况,很希望能够摆脱;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在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之后,就很难再提升上去,内心十分矛盾。最终,我问了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再跳槽,10分钟后:
我会为摆脱无限加班的困境而感到高兴。虽然会有薪酬下降的隐忧,但夫妻二人负债不高,目前的薪酬暂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只是存款减少了很多。如果选择坚守,10 分钟后我会继续在不知何时下班的痛苦中消耗健康和家庭感情。
如果再跳槽,10个月后:
我会为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感到高兴,也会为存款不足而感到苦恼。我需要减少一些原本不必要的开支,并且能够抽出时间专注于自我提升以及生活方面(像运动、阅读、学习、亲子时光等等),因此总体来说还是令人高兴的。如果选择坚守,10 个月后我的孩子和丈夫可能会与我非常疏远,不过由于薪酬高且没时间花费,应该能够积攒一笔存款。
如果再跳槽,10年之后:
我大概率不会对这次的决定感到后悔。因为我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和家人相处,能够认真地生活,感情方面应该也会不错。并且我还有一定的时间可以用来自我提升,存在晋升的可能性。如果选择坚守的话,我实在是难以想象自己能够坚持 10 年而不离开……
对比之下,我坚定地做出了决定。并且到现在,我都觉得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以上是我依据自身经验总结出的 5 个跳槽锦囊,愿与大家共同勉励。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前程,如锦绣般灿烂。
最好的跳槽,是先让自己更能干~
神器傍身,让你做的培训高效又落地!
培训神器培训宝
京东说:
“培训宝很好用!
我们全国培训经理都在用,
节省了大量时间!”
万科说:
简单、很简单、非常简单,
因为有了培训宝!
学而思说:
有了培训宝,培训不烦恼!
太平洋保险说:
培训宝,我们整个集团都在用!
海尔说:
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训管理就用它!
扫描二维码,免费使用!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263520.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五个跳槽锦囊:如何在跳槽前更新简历并找到理想工作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