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介绍范文面试模板,你知道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7-2)
- 自我介绍不仅是展现个人风采、搭建人际桥梁、构筑信任纽带、促进合作共赢的关键方式,撰写自我介绍的范例
专家:警惕公选考试中滥用“自由裁量”
李自阳公务员,一名80后,在得知“公选”考试成绩后心中窃喜——他所报考的副科领导职位要求有“3年及以上园林工作经历”,而他笔试和面试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组织部门以“工作经历”并不等同于“岗位经历”为借口,拒绝了这位持有园林工程师职称、曾负责多个绿化项目的园林专业研究生。
报名审查过程中一切顺利,然而如今却遭淘汰,这其中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李自阳深感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专家指出,在人才选拔环节中,需警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免给“量身定制岗位”或“暗箱操作”提供借口。
被淘汰的“第一名”
李自阳,生于1985年,2011年从河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毕业,取得了园林工程师中级职称,目前担任河南省新郑市孟庄镇党政办公室主任。2017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李自阳果断报名,他这样说道:“我想趁着年轻多努力一把,而且单位领导对我的决定也表示了全力支持。”
李自阳选择了报考“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副科级领导岗位”,该岗位的代码为201720。他成功通过了资格审查环节,并于2017年10月正式参加了相应的考试。
考试成绩揭晓,李自阳在笔试和面试中均名列前茅,“那时心里挺有底,这个职位只招两人,我作为第一名,胜算极高。”然而,当12月30日公布的拟录用名单上,李自阳并未看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我愣住了,结果第二名和第四名被录取,反而将我排除在外。”
李自阳拨通了郑州航空港区组织部门的电话进行咨询,对方明确指出,申请者必须具备园林岗位的工作背景,而“党政办主任”这一职位并不属于园林岗位,因此不符合要求。
报名资格仅需具备“园林相关工作背景”,并未对具体岗位有所限定。若要求具体岗位,我自当放弃报名。我乃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自2014年起,单位便委派我负责镇区绿化事务,负责过新孟路廊道、古枣公园等绿化项目的建设,这些工作记录以及园林规划建设单位的相关资料均可为证。岂能说我缺乏园林工作经历?李自阳如此回应。
李自阳表示,在报名及面试过程中,他已如实地汇报了自己的职业背景,并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查流程。当考察组对他进行审核时,我的前单位亦提供了相关的工作经历证明,他们当时并未提出任何疑问,事后亦未收到任何反馈。直至公示结果公布,他才意识到自己并未被录取。
李自阳对组织部门的用人决策提出了疑问。据他所知,被选中的两位新员工是配偶关系。那么,对于同一职位,夫妻双方是否应该回避任职?在选拔过程中,组织部门是否对此有所考量?
“工作经历”还是“岗位经历”?
记者查阅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级领导干部职位公开选拔表》,发现“规划市政建设环保局副科领导职位”的招募要求包括:专业需为建筑或林学类;学历需达到全日制本科或更高,且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此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三年或更长时间的园林工作经验;二是拥有与专业及职位相匹配的中级或以上职称。”其中并未对报名人员现任或曾任职的岗位提出明确要求。
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潘景辉对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指出,“三年以上园林工作经验”的含义是在“园林岗位”上服务至少三年;他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已经表达得相当明确。潘景辉认为,该同志具备园林工作的专业技能,然而,组织方面并未予以认可。党政办公室负责的是综合协调工作,不能仅凭园林工作经验来评判。
在采访过程中,潘景辉也表示赞同,认为未来对于岗位要求的描述应当更加精准。为减少误解,若未来再有招聘或公选活动,我们将更加留意措辞。不过,此次的结果将不会做出任何调整。
李自阳表示,既然通过了资格审查得以报名参加考试,这便意味着他符合了相关条件。潘景辉进一步指出,“本次公开选拔的报名人数已超过2500名,工作量十分繁重。在前期阶段,我们并未对报名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仅要求他们在网上作出承诺,保证自己提交的材料真实可靠。然而,资格审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选拔的始终,包括最后的考察环节。一旦发现有人不符合条件,我们将会随时将其淘汰。”
对于“夫妻岗”选拔所引发的疑问,潘景辉回应称,由于第一名李自阳未能满足要求,而第三名因特定原因放弃了岗位,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具备园林岗位经验的第二名和第四名。他们确实是一对夫妻,然而他们所报考的“副科领导职位”并未对具体岗位作出明确规定。两人被录取后,将分别在不同的单位工作,因此不会形成任职回避的情况。
警惕人才选拔滥用“自由裁量”
李自阳对于组织部门的解释感到难以认同。“相同的岗位编号,相同的岗位条件,怎么可能任性地更改用人单位?是要求‘岗位经验’还是‘工作经验’,为何起初没有明确说明?其中的模糊空间过大,这对报考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李自阳说,他打算继续向上级组织部门反映自己的遭遇。
近期,不少地区在公务员选拔和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出现了因“专业不匹配”导致考生被拒的情况。对于“世界史”是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否归类于“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网络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过于拘泥于字面意思的人才选拔方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汪玉凯教授指出,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某些部门过于僵化的工作模式,而且在一些具体案例中,还涉嫌“以人定岗”。
在本事件中,汪玉凯指出,尽管涉事人员并未在“专业审查”环节失利,然而在审查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却颇为相似:对“三年以上园林工作经验”这一岗位资格的要求描述不够清晰,为资格审查环节提供了较大的解释余地。这一情况对我们选拔工作提出了警示:相关部门掌握着自由裁量的权限,他们可以随意在报名阶段之外提出未曾提及的资格条件,这不仅对报考者造成了不公平,同时也为幕后操作提供了可能。
汪玉凯指出,选拔任用人才时,更应注重其实际工作能力,对他们的专业背景、工作成绩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部分选人单位担心承担责任,过分依赖教条,过分设定选拔条件,这反而阻碍了人才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
公务员招考、干部选拔等环节,务必确保每一步骤的公正性与严谨性。若出现任何问题,不仅会提升选拔人才的成本,还可能对政府部门的社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汪玉凯如是表示。(记者:尚昆仑、姜亮)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361580.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公选考试第一名被刷!专家提醒警惕自由裁量暗箱操作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