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人才网
颍上职场资讯
颍上面试技巧
正文:10万当空姐、20万当飞行员?交钱后竟失联,背后真相惊人
10万当空姐、20万当飞行员?交钱后竟失联,背后真相惊人
来源:网络整理2025-10-09

棋其格法官

航空领域不断进步,飞行人员与空中服务人员等职业被大众视为热门选择,相关培训组织从中捕捉到市场机遇,打出“十万即可成为空姐,二十万便可成为飞行员”的宣传语,声称只需付费就能获得内部推荐渠道,声称可以安排内部流程,但这些说法真的属实吗?有人通过亲身经历,用深刻教训告诫那些企图走捷径的年轻人。

【案件】

交20万元能当飞行员?合同签了人失联了

北京顺义的一家航空培训学校表示,通过培训面试就能保证工作,如果学员报到后未成功上岗,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这是成为空姐或空乘的宝贵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有学员参加后,被告知支付10万元能成为空姐,20万元能成为飞行员。周某被吸引,上网查到该机构招募飞行员的消息,于是主动联系他们。对方表示会安排面试,称与航空公司有合作关系,可以推荐工作,并承诺付款后,会提供后续培训,帮助提升面试成功率。

该机构声称有门路、能确保工作,若无法签署工作合同,所有费用悉数退还,周某在2018年10月8日和2019年1月7日先后签署了培训就业推荐协议,协议中双方商定被告需负责周某在飞行员职位上的工作安排,周某按照机构法定代表人指示,于2018年10月9日和2019年1月8日分别向协议指定的宋某个人账户支付了5万元和15万元的培训费用

那会儿交了五万元,由于预见到可能不续约,缺乏法律后盾,于是又签了另一份契约,不过双方都没去上过任何课程。周某说,这份新合同到2019年10月7日就满了,他只去应征过一次工作,虽然考核合格,但最终没谈成。那次面试只是被告知有空缺,机构那边什么都没安排,负责人承诺会联系,结果却再也联系不上。

想当安全员?只需六万五还帮办学历证

另外,也想成为安全员的张某,也在网上看到了这则广告,该机构声称能够协助航空安全员找到工作,并且建议他办理大专学历以提高机会,签署安全员合同时,确实需要大专学历,培训机构便让我按正常情况填写,声称可以帮忙办理,但我并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张某表示,合同订立时,他交给培训单位6万5千元,这笔钱里5万是预先支付的部分,另外1万5千元,是培训单位答应帮忙处理学历相关事务的款项。

张某说明,他和那个教育机构始终通过互联网沟通,对于他们办理的学历证明,他本人并没有亲眼见过原始文件。他曾经和该机构的法人代表碰过面,并且对方还为他安排过一次北京的安全人员资格考核,但考核结束后就再也没有任何音讯了。

2019年5月合约期满,张某曾与教育机构协商退费事宜,对方承诺月底解决,但过半月后仅退还了一万元便失联。张某透露,自合约终止以来,他为了追讨退款,先后三次从山东赶赴北京,均未能寻得该机构法定代表人,至今未获退款。

答应的事情没有处理,缴纳的培训费用也拖延很久没有退还,周某和张某把那个培训机构告到了北京顺义法院。法院审理后,分别判决北京那个航空培训公司退还周某的培训费用二十万元;退还张某的培训费用四万元以及证件办理费一点五万元。

【法官揭秘】

飞行员培训机构套路_飞行员招聘面试_航空培训骗局

“航”业四大套路 这些只为钱

签订协议,确保工作,无需高要求即可达成翱翔目标。实际上,网络上的很多教学机构都是敛财的,部分甚至不具备相应资格。

顺义法院后沙峪法庭法官棋其格谈到,这些年,这类案件相当多见。实际上,飞行安全方面的问题绝不能小觑,对于相关人员的各种能力标准也相当严格。航空公司录用乘务人员、飞行人员、安全人员都需要符合某些规定,千万不要轻信培训机构能以“低门槛”方式介绍工作或者确保录用。倘若培训组织声称他们“有内部空缺”“能够内部操作”,这类宣传多数是圈套。通过分析近些年判决的案例,可以揭示出航空训练行业内部存在的若干典型操作手法。

套路一:虚假宣传

该类教育机构擅长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不实宣传,以此招徕学员,促使他们签订学习协议并支付学习款项。

套路二:合同不规范

一些教育机构所定的学习协议文本有排版错误,并且对学习过程和职业介绍的关键信息故意含糊其辞。更有机构只收学费,完全不跟学员签署任何文件。

套路三:缺乏资质

有些教育机构借助非法手段帮学员弄到各种资格证明,以此骗取高额报酬。但这些机构的资格证是假公司伪造航空管理部门许可造出来的,所以一旦这些机构卷款消失,或者学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学员们就很难讨回公道。

套路四:名不符实

这种组织并非真心开展教学活动,而是借教学的名义,意图骗取高额报酬。学习期间,部分组织仅向学员透露部分航空公司的面试消息,就当作完成了约定,但学员面试后多数没有下文。学习阶段结束后,一些组织哄骗学员续订新的协议,或者直接消失,造成学员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报名招飞培训先“验明正身”

法官表示维权之所以困难,主要原因是学员签订合同时,大多没有仔细查看合同内容。此外,他们也不注重保存签约记录、培训过程和机构承诺等信息,导致发生争议时难以提供证据。而且合同里的固定条款,使得退款和追究违约变得十分不容易。

另有一些案件,当事人难以联系到被告,法院因而无法将相关文件正式交给培训机构。学员拿不出培训机构的确切消息,提供的联络人要么已经不在职,要么不接电话、去向不明,结果使得退款难以落实。

进入该领域,求职者需借助官方途径,留意航空公司的招募公告,积极参与其招聘活动,预先进行充分准备,以期获得录用资格;选择行业培训需谨慎辨别,建议向行业主管单位或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官方网站核实,确认哪些机构具备相关培训与发证资格,务必在合规的场所接受规范化的培训。

她着重指出,需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切莫轻信广告宣传,应当选择正规的教育机构,仔细核查其办学资格,例如营业执照、办学许可、教师资质、相关授权文件等。一旦决定报名,必须签订书面协议,认真审阅协议内容,严格审查协议中关于退费的条款,确保与招生宣传和口头承诺相符,防止出现口头承诺在协议中未得到体现的情况。同时记得索要并留存合同、收据等签约材料。

倘若察觉到某个培训组织并未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就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一旦该组织之后出现不履行协议责任或消失的情况,可以向其主管单位反映情况,比如航空业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提出申诉,在必要时候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务必留意留存相关材料,诸如学习协议与所有配套文件,付款证明,社交平台沟通文字信息等,录音和影像资料必须保存原始介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个人正当权利。

温馨提示:本内容地址http://m.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388747.html转载请注明,以上10万当空姐、20万当飞行员?交钱后竟失联,背后真相惊人资讯信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最大的颍上人才网颍上人才网

 
 ©2003-2018 颍上人才网  
客服电话:  QQ: